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超导突触处理信息能力超人脑
阅读量:7007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92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hot3.png

据英国《自然》杂志网站近日报道,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款模拟人脑神经中枢处理过程的超导突触,其信息处理速度比人脑更快,而且更高效。研究人员表示,尽管该人造突触商用还面临不少困难,但它是神经形态计算设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,可用于未来类脑计算机中。

 

    神经形态计算被认为代表了未来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,其灵感来源于人类大脑。神经形态设备模仿突触和神经元,将负责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的元器件整合到同一块芯片中,能更节能、更快速、更高效地处理和学习数据。

    但目前此类设备的工作效率很低。此次,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(NIST)的迈克尔·施耐德领导团队,利用铌超导体制造出了类神经元的电极,并用数千个纳米磁锰团簇填充超导体之间的空隙,获得了新的人造突触。

 

    通过改变突触内磁场的大小,纳米团簇能对齐指向不同方向,使这一系统能编码信息,且计算能力超过其他神经形态系统。研究表明,这些突触每秒能传递信息十亿次,比人类神经元快几个数量级,而且使用的能量仅为生物突触的千分之一。计算模拟显示,合成神经元可对9个来源的输入进行核对,再将其传递给下一个电极。

 

    不过施耐德表示,如果用于复杂的计算,需要数百万个突触;其次,这种突触只能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运行,且要在液氦中冷却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工程师史蒂夫·弗伯认为,这可能使芯片不适合小型设备使用,但施耐德指出,冷却设备需要的能耗低于拥有同等计算能力的传统计算机的能耗。

 

    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师卡沃·米德认为该新方法很有创意,但目前人们还未能很好地理解生物突触的关键属性,因此,将新芯片用于实际计算中还需很长时间。

 

    总编辑圈点

 

    乍一看,这确实是个了不得的发明,超导突触,速度快耗能还低,简直要飞上天和人类大脑肩并肩。但仔细一看,还是不行,这玩意儿需要数百万个才能进行复杂运算,而且对温度要求极其苛刻,还要在液氮中冷却,真是娇滴滴。看来,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的优越性暂时还没有什么机器能够超越,毕竟,神经生物学家也还没搞明白人类大脑生物突触的关键属性,用机械模拟,总还是不得其门而入啊。

(更多点击 :)(链接:)

转载于:https://my.oschina.net/mindmanager/blog/1615292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90%炒币者亏钱,区块链“撒币时代”结束了
查看>>
冬天来了,让Sleep System智能床垫帮你暖床!
查看>>
2017洛客大会成功落幕, 全球“洛客”开启“想象力时代”
查看>>
关于区块链革命你必须知道的事实
查看>>
开源 |蚂蚁金服启动分布式中间件开源计划,用于快速构建金融级云原生架构...
查看>>
Go语言之基准测试
查看>>
win10_x64更新错误解决: 安装一些更新时出现问题,但我们稍后会重试。如果持续出现这些问题,并且你想要搜索Web或联系支持人员以获取相关信息,以下信息可能会对你有帮助:...
查看>>
keepalived vrrp_script的一些实例配置
查看>>
《数字逻辑设计与计算机组成》一 3.4 减法器
查看>>
Chrome浏览器也开启Material Design风格
查看>>
《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实践》一2.1 软件生命周期
查看>>
Oracle Logminer 日志挖掘
查看>>
印媒:全球科技巨头竞相角逐印度“智能城市”项目
查看>>
《Servlet和JSP学习指南》一2.2 隐藏域
查看>>
[干货]基础机器学习算法
查看>>
12月14日全球域名商解析量22强:爱名网升至十七
查看>>
全球域名商解析新增量20强:中国占据7个席位
查看>>
在python中获取当前位置所在的行号和函数名
查看>>
如何导出PPT内的所有图片做素材(IT实用技巧)
查看>>
定时自动启动任务crontab命令用法
查看>>